在弯梁骑式摩托车投入使用之后,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弯梁骑式摩托车投入使用没有多久,就发生了脚启动打滑故障,这给摩托车用户日常使用摩托车带来不便,较多的摩托车用户习惯于在发动机启动之前,多次踏动脚启动杆,以改善发动机的启动润滑条件。在对离心式自动离合器进行维修之后,虽然脚启动打滑故障排除了,但有时还会遇到离心式自动离合器修复之后的使用效果不理想,会再次出现脚启动打滑故障的现象。
很多的摩托车维修人员也这样认为,国产弯梁骑式摩托车是容易出现脚启动打滑故障的,主要是离合器片使用寿命短,脚启动打滑故障很难彻底排除。本文所针对的是基于本田技术的四冲程单缸风冷卧式发动机,重点是分析与排除脚启动打滑故障,其他型式的发动机及配置双离合器的脚启动打滑故障不在本文研讨之内。
弯梁骑式摩托车脚启动打滑故障是指:在使用脚启动机构启动发动机时,用力踏下脚启动杆,感到启动杆踏动阻力明显减小,脚启动机构不能有效地将启动动力传递给发动机曲轴,有力地驱动发动机曲轴快速旋转,不能使发动机达到启动转速,进入启动工况。脚启动打滑故障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工作性能有时候还会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有时候使用脚启动,在脚启动不打滑的时候,也能够顺利将发动机启动着车。
弯梁骑式摩托车脚启动打滑故障较多地发生在设置单离合器的发动机上(相对设置双离合器的发动机而言)有的摩托车仅仅行驶了数千千米,就出现了脚启动打滑故障。摩托车维修人员排除故障,通常做法是更换新的离合器摩擦片,离心式自动离合器进行修复之后,脚启动打滑故障通常能够立即排除。但是有的摩托车在行驶数千千米之后,就会再次发生脚启动打滑故障,脚启动打滑故障不能一次彻底排除。
有趣的是,脚启动打滑故障并不会影响到摩托车的正常行驶,当使用电启动机构将发动机启动着车之后,离心式自动离合器能够有效传递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摩托车能够正常地行驶。这就说明,离心式自动离合器在摩托车行驶中是能够正常工作的,而在脚启动工况时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这就为我们分析排除脚启动打滑故障锁定了方向。
根据离心式自动离合器构造与工作原理,离心式自动离合器在整体结构上设有两套装置。一套是用于脚启动机构。另一套是用于离心式自动离合器。前者用于使用脚启动发动机时工作,可以有效地将脚踏的启动动力传递给发动机曲轴,使发动机启动着车。后者用于摩托车行驶工况,可以有效地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摩托车行驶机构,使摩托车正常行驶。
脚启动打滑故障产生的原因固然比较复杂,受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均有可能会导致脚启动打滑故障。我们维修人员一般认为,脚启动打滑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脚启动机构调整不当或发生故障。当使用脚启动机构启动发动机时,脚启动机构动作不良,离合器摩擦片不能有效地结合,也就不能将脚踏的启动动力有效传递给发动机曲轴。我们在进行维修作业时,应抓住离合器摩擦片不能有效结合这个主要矛盾,以此来进行分析判断脚启动打滑故障的成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排除脚启动打滑故障作业过程中,很多维修人员都会发现并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更换下来的离合器摩擦片,经过检测确认,离合器摩擦片的厚度磨损的很少,与想象中的磨损程度相差很大。以往的脚启动打滑故障,离合器摩擦片的厚度都是磨损的很严重。现在目测新、旧离合器摩擦片的厚度,目测几乎是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但是,更换新的离合器摩擦片之后,脚启动打滑故障就能够立即排除。但是修复后的脚启动机构,有的使用的寿命很短,少则数千千米,就会再次发生脚启动打滑故障,打滑故障不能彻底排除。而且是,经过反复调整离合器调整螺钉均无效果。
脚启动机构的动力传递主要是由离心式离合器内的定心套与定心移动滑套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定心套的结构特征:定心套主体为一环状物体,整体高度为18.5mm,直径为46mm。定心套的外圆右端(本文所指的零部件左、右方向,是以驾驶姿态坐在摩托车上为基准点,确定零部件实际工作位置的左、右方向)上设有120°均布的与定心套轴线平行的三个驱动凸笋。驱动凸笋截面呈梯形状,梯形上宽为12mm,下宽为13mm毫米,高度为3mm毫米,驱动凸笋的左端设有一斜面,左高端为8.5mm,右低端为6.5mm,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约为20°。定心套右端与离合器压盘配合的内直径为32mm,宽度为9.5mm。定心套左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内齿,内齿数为17齿,内齿啮合深度为4.5mm,内径为32.5mm。每一个驱动凸笋一侧还设有直径为2.8mm的通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