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出现这种故障时,如果不是铰链变形、螺丝松动或车门位置调整不当,则说明安装车门及锁扣的立柱,发生了前、后移位变形。车门位置可以根据前后相邻钣金件间隙进行确定。
发动机盖出现此类故障时,可通过发动机盖关闭后与前翼子板的边角对齐情况,判断铰链是否变形,及发动机盖的前后位置调整是否恰当。如不存在这些问题,则说明水箱框架整体或局部发生了前后移位变形。
同理,后备厢盖出现此类故障,可通过后备厢盖关闭后与后翼子板的边角对齐情况,判断铰链是否变形,以及后备厢盖的前后位置调整是否恰当。如果不存在这些问题,则说明后围板发生前后移位变形。
针对于推拉式车门,锁块与锁扣前后配合不良,除出现上述故障现象外,有时还会造成车门用力无法关闭,轻轻关闭则正常的故障。推拉式车门向前拉动关闭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向前滑动一段距离,直到与前部定位器完全接触后才会停下来。此时,锁块与锁扣的齿合部位相对靠近锁扣的前部位置,当靠近最前端拐角部位时(图54),车门将无法关闭。而用相对较轻的力量关闭车门时,随着力量的减小,锁块与锁扣的齿和部位相对靠近锁扣中部,车门可以正常关闭。对于这种故障,可根据推拉门与两侧钣金件缝隙大小,适当调整车门中部滑轮的前后位置、定位器的位置,或者增加垫片调整锁扣的位置予以解决。如果故障仍然不能排除,则说明车门的前后立柱已经发生损伤变形。
(3)关闭费力,开启时有明显向外侧弹出或向上侧弹起的感觉。
故障本质为车门、发动机盖、后备
厢盖关闭后存有应力,开启时应力得到释放所致。造成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车门、发机盖、后备厢盖、车身立柱、铰链、安装密封条的凸缘等产生扭曲或弯曲变形;发动机盖、车门胶墩调整较高;钣金件铰链一侧、锁扣、锁块调整位置靠近下侧或内侧等。
发动机盖由于对密封性能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出现这种故障的几率相对要少,通常胶墩调整较高,是造成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胶墩具有良好的柔韧及弹性性能,当调整较高时,发动机盖关闭后表现特征为高于翼子板,开启发动机盖相对较为沉重、费力,打开瞬间由于胶墩聚集的应力得到瞬间释放,发动机盖会猛然向上弹起。如果胶墩的高度调整较低,外部表现特征为发动机盖低于翼子板,在发动机的共振及行驶时路面的颠簸影响下,发动机盖容易产生抖动、异响,发动机盖开启虽然较为轻便,但通常不能正常弹起。所以,对于此类故障,首先要确保发动机盖关闭后与前翼子板的高度平齐。如果故障仍没有排除,说明锁块或锁扣安装位置偏低、发动机盖产生扭曲变形、发动机盖内层钢板变形、水箱框架发生向下位移变形等。
后部碰撞造成后备厢盖产生此种故障的几率相对要高。除胶墩高度调整过高、后备厢盖发生扭曲变形、后围板发生向下变形、锁扣位置调整偏低等因素外,还有可能是安装密封条的凸缘发生变形。后备厢盖关闭后,由于凸缘变形导致与密封条挤压过紧产生应力,从而形成故障。后备厢盖故障排除方法基本与发动机盖相似,但受空间所限,加之故障点不很直观,必要时需要钻进后备厢,仔细查找变形部位。
车门发生此类故障的几率最高,原因也更复杂。其中,由于车门关闭后与密封条挤压过紧,所导致该类故障发生的情况最为常见,也是主要原因。密封条主要起到密封、缓冲和减震的作用,通常有乳胶、合成橡胶等材料制成。固定方式可分为黏接、机械固定(用螺钉、卡扣、压条)或卡槽连接。目前多数车型采用卡槽式密封条,直接固定在门框的凸缘位置,有些车型还在车门内层、外缘等部位增加了若干道密封条,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正常情况下,车门关闭后密封条应该呈“半压状态”,过紧将产生应力造成上述故障现象,过松则会失去其应有的密封性能(图55)。当然,更换新密封条后,由于弹性较强,短期内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但随着车门开关频率的增加,此种现象会逐渐好转直至消失。造成密封条过紧的主要原因有:锁扣及车门铰链位置调整靠近内侧、车身立柱变形、铰链变形、门框或凸缘部位变形、密封条安装位置不对等。故障诊断时,应首先从车辆前后方观察车身整体流线是否顺畅,如果车门与相邻钣金件之间的接合部位有弯曲变形,说明车身立柱已发生内外变形,或者车门内外调整位置不对。观察车门整体与相邻钣金件内外是否平齐,不能存在阶差。如果存在,可以通过松动铰链、锁扣螺丝进行调整直至平齐。然后观察车门密封条是否都处在“半压状态”,不能直观看到时,可以使用一张纸条或名片,在车门关闭后来回拉动对密封效果进行检测(图56)。拉动时如果感觉阻力较大,说明密封太紧,将会导致上述故障。如果阻力太小,则说明密封效果较差。通过这种方法,一般比较容易找出损伤变形部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