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电源系统分为供电与用电两部分,电源系统故障主要反映在用电路上,如前照灯灯光昏暗,蓄电池不充电、充电不足、过充、蓄电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电起动不能正常工作等;尤其摩托车在夜间行驶时,灯光电路易出现故障,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灯光不亮、行驶中灯光突然熄灭、大灯亮度偏低、灯泡灯丝经常被烧毁等。当灯光电路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原因一般与车载电源、线路、熔丝、转向开关、闪光继电器及灯泡灯座等有关,通过逐一排查,故障比较容易排除。
1 摩托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及特点
现代摩托车基本都有电起动,所以充电系统非常重要,在实际使用中,有许多模棱两可的故障现象给许多修理工带来了麻烦,也耽误了车主们的宝贵时间,因为充电系统的修复,不见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样的现象会因故障原因不同,让修理人员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由于无专用检测仪表和缺乏一定的经验所致。
随着三轮摩托车产量逐年递增,市场占有率也逐渐提高,三轮摩托车以其方便、易驾驶、费用低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县城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用户使用量逐年上升,且夜间使用频次居多,如蔬菜经营户、短途载客用户等。由干三轮摩托车动力多是在两轮摩托车发动机基础上转化而来的,供电系统多为内置交流磁电机,经外部整流稳压器整流稳压后,提供给整车电系统的,而摩托车发动机内置磁电机由于受内部空间限制,磁电机发电功率有限;另外,我国摩托车整流稳压器行业整体水平较低,受成本及其他因素影响,交直流电能实际转换效率仅为50%~60%。我国摩托车发动机多为模仿国外机型,是在其基础上优化改进热机和传动系统而来的,受外观模具限制,磁电机部分并未进行大改进,以C系列110 mL发动机为例,磁电机多为6极全波交流,交流输出最大功率为90 W,经整流稳压后直流最大输出功率约为50 W,在两轮摩托车上使用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在三轮摩托车上使用就远不能满足要求了。三轮摩托车外部灯具按照GB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标准要求,除牌照灯外必须装置2套后尾灯,一般多为组合式尾灯,其中包含转向灯、后位灯、制动灯和后雾灯,部分高档车还配置了倒车灯、倒车喇叭等电器。
摩托车电气系统由2大部分组成:一是向摩托车提供电力的电源设备;二是保证摩托车正常运行和安全行驶的用电设备。将二者有序地用导线连接起来,即构成摩托车的电气系统。使用中的摩托车,因种种原因会出现一些电路故障,摩托车骑乘者应掌握一些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以便于及时排除故障。掌握摩托车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首先要了解摩托车电路的结构特点,用电设备的各工作部分均与电源设备并联,开关则串联于二者之间。在开关的控制下,相应的各个用电设备可以互不干扰地停止或恢复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单独检查某个用电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在用电设备与电源设备的连接中,均采取“单线制”,即并联连接的一端用导线连接(称火线),另一端则借助于摩托车的金属车体进行连接(称搭铁端或接地端);根据电源设备(如蓄电池)搭铁端极性的不同,电气系统有正极搭铁与负极搭铁之分;低压电路中的连接导线均采用规定颜色的单色线或双色线;在直接连接的电路中通常采一用相同颜色的导线,在间接连接的电路中则采用不同颜色的导线。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比较方便地查找电路连接的故障;在电路连接中广泛采用插接器,这在维护和检修时,可方便断开或恢复连接。
摩托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通常为定子线圈匝间短路,整流调节器电子元件短路或断路。定子线头的电阻在0.2~2Ω间,线圈匝间短路特点为电阻值下降或无电阻,输出交流电压下降或无交流电输出,整流调节器输入交流电压较低,导致整流调节器输出直流电压过低;磁电机定子线圈匝间短路,应更换同型号的定子线圈。整流调节器故障现象通常为:磁电机输出电压不能被晶闸管接地短路而降低,整流调节器输出直流电压上升为18~25 V左右,蓄电池充电电压过高,蓄电池长期过充电,会造成蓄电池极板化学物质脱落,电解液消耗过快,蓄电能力变差,或不能蓄电,甚至造成蓄电池过早损坏;整流调节器无直流电压输出,蓄电池充电电压低,前照灯光线昏暗。
由于短路式稳压器限制调节作用,在短路式稳压整流器工作时,交流输入端的交流电压被限制在12 V,该电压符合前照灯的额定工作电压值,能有效保证大灯照度,此时,整流稳压器仍能保证最大3A以上的电流输出,扣除其他电器使用的电量外,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能有效维持在1.5 A左右,有效保证了蓄电池长期有效工作,达到了电器总功率的有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