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U型支架型
图3所示为U型支架接头结构,图3(a)是摇架(或者支撑)上装有骨架、橡胶、衬套沾粘的嵌入衬套;图3(b)是摇架上装有刚性衬套、密封圈,属刚性支撑。大量使用于50~150 mL类型弯梁、踏板摩托车后减震器上,也有被使用到200 mL以上的中心独立后减震器上。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整车布局。
缺点:U型支架螺杆过孔与螺纹同轴度难控制,合格率低。焊接后变形,需要重新校正两孔同轴度,或者焊后加工两孔。板厚根据排量不同应>3.0~5.0mm,再厚对冲载折弯比较困难。为了增加螺纹孔长度,壁厚在3.0~3.5mm可以采用冲载翻孔,也有焊接垫片增厚。
1.4向心关节轴承型
图4所示为向心关节轴承接头结构。使用于越野车,赛车,公路跑车型摩托车中心独立后减震器。向心关节轴承克服了上述3种接头的缺点,向心关节轴承的倾角范围是3°~15°,以其转动灵活,摩擦系数低而广泛使用。
优点:径向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由于在内圈的外球面上镶有复合材料,故该轴承在工作中可产生自润滑。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和低速旋转,也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当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
缺点:润滑条件差,仅能承受径向载荷,成本高。
1.5滚针轴承型
图5所示为滚针轴承接头结构。适用于250mL以上越野车,赛车型摩托车中心独立后减震器上。后减震器与其他部分通过滚针轴承连接是可能的,因为仅有的相对运动是在后减震器与连接件之间沿着轴承的轴向滚动的。
优点:径向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他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
缺点:润滑条件差,仅能承受径向载荷,成本高。
1.6刚性轴型
图6所示为刚性轴接头结构。这种纯刚性接头并不多见,只被少数使用到要求极其高、承受负荷极其重载的摩托车前减震器上。类似于前减震器的轴套,由于要承受来自于前轮的弹跳,障碍等,配合处需要过盈配合,配合过盈0.01~0.015mm,压出力要大于3kN。衬套要选用42CrMn类似的材料(基本接近轴承材料),接头环锻钢,具有极其好的刚性。这种纯刚性的也被用到如图3 (b)的结构上。
优点:径向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
缺点:工艺难度系数高,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