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CG125款单缸摩托车行驶43 000多km,其发动机运转正常,车辆使用保养比较正规,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故障。用户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改装成150 mL排量车。除了车辆的灯具、制动没有改动外,对车辆其他部分(含发动机)均作了自己认为满意的整修和改装。一切准备就绪,起动发动机,稍作暖车上路行驶,摩托车加速性能比改装前明显好转,摩托车行驶离出发地约3 km的时候,突然发现加速缓慢,发动机声音较大并出现过热现象。百km油耗也明显增加,达到4.2 L,故障原因不明。
故障诊断:先拧开曲轴箱右盖上端的油标尺,察看标尺上的油位,正好在中限位置。用手指沾了点润滑油捻在其间,感觉光滑且浓稠粘手并无杂质等颗异粒,拇指和食指将润滑油慢慢拉开,其润滑油成连丝状,看来润滑油质量和数量均没有任何问题。仔细观察气缸盖和气缸体散热片并没有过多的灰尘泥土沾附在上面。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情况下,使用10 mm套筒扳手松开气缸盖罩上的螺钉,有急速的机油冒出,发动机润滑系统应该是正常的。接着又拆下火花塞进行检查,该车火花塞为日本制造:NGA-DP8ES-L,其电极间隙0.60 mm,查询车辆使用说明书,火花塞型号正确无误。接着检查点火系统、化油器浮子室油位基本正常,摩托车离合器也不存在打滑现象。拆下火花塞测量气缸压缩压力,高达12 kg/cm2多。分解发动机,仔细气缸盖时发现,其燃烧室圆弧直径没有扩大(150 mL排量的气缸盖燃烧室圆弧直径应为62.0 mm),还是125 mL排量的56.5 mm。气缸直径加大,而燃烧室圆弧直径没有相应加大,在曲轴转速、点火提前角、配气相位和化油器型号相同的情况下,等于人为加大了压缩比,意味着发动机的负荷加大,摩托车的加速性能比以前好多了,但同时气缸盖燃烧室的的热量也相应增大。
由于没有现成的加大气缸盖,征求用户同意,更换原来125 mL排量的56.5 mm直径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精心复装后起动摩托车,上路试车约5 km、感觉发动机声音有所好转,
但热量仍然较大,停车检查。当手摸到化油器时,发觉比较烫手,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因为化油器与气缸盖之间有进气管和隔热垫相阻隔,气缸盖温度再高,其高温也不会透过进气管和隔热垫传到化油器上。仔细察看该车进气管比较特别,其外表都被磨得很光,且自磨的痕迹比较明显,而进气管与气缸盖之间没有装配隔热垫。拆卸进气管再仔细观察,意外发现该进气管上没有任何橡胶材料,便询问起摩托车用户改装的具体细节来。他说,原来的进气管已经老化变质,有明显的裂缝存在,便丢弃了,到配件市场买了一个新的进气管,看到上面的橡胶层不怎么结实,有部分已经出现剥离现象,心想橡胶在上面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全部剥光更好。干是便将进气管上面的所有橡胶层全部清理干净,并用砂纸将进气管里里外外磨了个光,其隔热垫(他不知道其真实名称)在改装时不知去向,心想,少了这个垫子照样装配(找了两根短一点的双头螺栓并装在进气管M6螺孔内),这样更有利于进气,没有考虑会给发动机进气带来什么后果。
从技术角度上说,进气管不但是连接化油器与气缸盖的进气转接座,还是阻隔气缸盖热量传给化油器的一个重要零件。发动机工作时 (尤其是高负荷工况),其铝合金材料制造的气缸盖温度很高,而进气管又与化油器连接,如使用同一种铝合金材料,其气缸盖的热量势必会传到化油器上,引起化油器温度增高(发动机最大负荷时,化油器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70℃),导致可燃混合气异常蒸发,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动力。因此,发动机设计时,通常在进气管与气缸盖连接端用橡胶材料(或其他隔热材料)硫化到铝合金的进气管上。若进气管上没有橡胶硫化处理层,应在化油器与进气管之间配一个隔热垫(隔热垫是由酚醛塑料制作)。由于该用户不懂其中的道理,在改装时没有加大气缸盖燃烧室的圆弧直径,其气缸盖热量比原车大了许多,且进气管与化油器之间又未装隔热垫,使气缸盖的热量直接传给了化油器,造成改装车发动机可燃混合气异常蒸发,油耗增大、机件过热、动力下降等一系列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