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胎慢撒气的检修及减少气体微泄漏的办法
某摩托车运行途中遇上了小麻烦:后轮充满气之后,才过了几个星期便瘪了一些。由于气泄漏得比较慢,车主也就没有理会,后来检查发现,轮胎竟然被扎了一根2 cm长的螺丝钉—任由轮胎暗漏不去修复的话,迟早会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实,轮胎暗漏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五种,车主自己也能检查出来。
异物扎进轮胎。扎到异物是轮胎最常见的损伤。容易扎进轮胎的异物包括铁钉、螺丝、铁丝、玻璃碎片、尖石子、瓦片等。在这些异物当中,铁钉和螺丝最容易将轮胎刺穿,造成轮胎暗漏,而且还会插在轮胎破损处,不及时清理的话,可能会加剧轮胎破损部位的破损程度。轮胎扎到异物,我们只要细心观察轮胎表面就能发现。假如异物扎到的部位比较隐蔽,还可以往轮胎表面洒水,找到有气泡冒出的地方,有时甚至能听到“嘶嘶”的泄气声。
轮胎侧面及内沿破损。除了轮胎正面容易被硬物“暗算”外,轮胎侧面和内沿也是薄弱环节。有的车主位置感不佳,经常让轮胎侧面蹭马路牙子,久而久之就会磨损轮胎侧面;轮胎内沿的破损,则是由于往轮毂上拆装轮胎时操作失误导致的,这种情况基本出现在换装新轮胎或补胎后安装轮胎的环节上。轮胎侧面和内沿破损,都会造成轮胎暗漏,还会有很高的爆胎风险。轮胎侧面受损程度可以直接观察出来,严重时会出现开裂和鼓包,只要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早更换新轮胎,以免出现爆胎的意外。轮胎内沿是否破损,则需要拆卸轮胎后才能检查,因此车主在维修店拆装轮胎时,可认真监督维修工的操作方式,当发现异常情况时,便能及时制止。
轮胎气门嘴损坏。如果在轮胎上没有发现异常,那么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气门嘴上。家用车基本上配备真空胎,气门嘴安装在轮毂上,其材质多为橡胶。橡胶材质的气门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日晒雨淋和胎内气压的夹击卜,会慢慢老化,质感逐渐变硬,最终龟裂漏气。检查气门嘴,除了看其表面是否有裂纹之外,还可以用手摸气门嘴橡胶,感受其柔软程度。既然橡胶气门嘴容易老化破裂,那么车主不妨尝试更换金属气门嘴。虽然买一根金属气门嘴的钱可以买好几根橡胶气门嘴,但更耐用的金属气门嘴会让人更放心也更省心。
轮毂凸缘变形。摩托车轮胎充满气后,轮胎外沿会与轮毂凸缘紧密贴合,防止轮胎内的气体泄漏。如果轮毂凸缘遭到碰撞变形,就会影响其与轮胎外沿的密合度,造成轮胎暗漏。假如轮毂凸缘严重变形,用肉眼就能发现;若轮毂凸缘变形不明显,则需要先卸下车轮,然后往轮胎与轮毂的连接部位洒水,产生气泡的地方,就是轮毂变形造成暗漏的部位。
轮毂破裂。会导致真空胎内部气体从裂缝处泄漏,小裂缝也会成为轮毂断裂的隐患。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危险程度极高。轮毂检查前需要将车轮卸下,然后察看轮毂表面及内壁是否有裂纹存在。若轮毂出现裂纹,那就别指望能修补好,赶紧更换新轮毂才算保险。
轮胎漏气检查有3条思路:1)轮胎上喷水,不光是喷胎面,轮胎侧面也要检查,如果有气泡,确定轮胎漏气。2)检查气门嘴,气门嘴的功能是给轮胎充放气,并维持轮胎充气后的密封。普通气门嘴由气门嘴体,气门芯和气门嘴帽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检查时气门嘴外面的大嘴和里面的气针用泡沫水喷洒,看有无气泡。3)检查轮毂,将轮胎从轮毂上卸下,放入水中,如有气泡,确定轮毂有沙眼,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了。
慢撒气的检查方法很简单,可以拿一个喷壶,用水往轮胎上浇,观察是否有气泡的发生,此时,最好把轮胎气压补足,漏气看得就更容易一些。假如是新胎慢撒气,一般看看是否有很细的东西扎了轮胎,或看看侧面的地方有无跑气的地方。但是必须提醒的是:如果轮胎是新的,气门嘴是旧的,一定注意检查气门嘴,那个地方漏气的可能特别大,尤其是用了好几年的气门嘴(轮胎),更应该注意这个部位的检查。判定轮胎慢撒气后,先把气门嘴内芯拆下,向车胎内加人一些滑石粉,然后装好轮胎后即可使用,因为滑石粉是一些细小颗粒,在车轮转动时,能把细小的漏气点堵住,从而解决了慢撒气问题。
必要时将车开到到轮胎店将气门芯弄下来检查一下,如果确认轮胎、气嘴本身不存在漏气的现象,很有可能是轮子的边缘氧化导致(把车轮拆下来,直接扔水里就能看出来),这种情况只要去轮胎店把轮胎扒下来,让店里用角磨机把轮子内壁边上打磨一下,把氧化层弄掉,再把轮胎重新装上即可。使用过久很容易这种问题很,特别是洗车喜欢打胎蜡的朋友,因为一般洗车店用的胎蜡都是便宜货,很容易腐蚀车轮的边缘,洗车不用打胎蜡。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车轮由于外力问题严重变形,这个除了更换,可没有其他办法。
以上的检查如果自己有条件,就自己来弄个明白,去补胎也更容易一些。去修理厂去看看也行,但是要注意有些打气的地方,不是特别认真,就是把气压给补足了收了钱,就不管了,再次提醒,如果轮胎间气压差异很大,一定需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