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管路的排气
液压制动系统是靠油液传递动力的,若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因其可压缩性,二会导致制动系统制动效能大大降低。为此,必须将混入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彻底排除。;
(1)制动管路内有气体的原因
制动管路内有气体,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虽然液压制动系统在理论上说是密封的;但事实上,有细微的渗漏部位是难免的,如果汽车停放较长时间,就会发现有气体渗漏进入制动管路;二是随着环境气温的升高,制动液受热,、并在制动管路内进行气化,产生出气体。
(2)制动管路内有气体的危害
制动管路内气体逐渐增加,就会使制动轮缸的活塞推动制动蹄的力量减小,在制动时会感到软绵绵的,如果管路内储存气量很多,不仅会使制动踏板行程增大,甚至会使制动失灵。当总泵油室制动液面降得很多,或者拆开管路时,由于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制动将会发“软”而无力,影响制动效果。
(3)制动管路内的气体排除方法
发现液压管路中有气体时,可两人配合排除管路中的气体。先排除后轮制动管内的气体,再排除前轮制动管内的气体。排气时,应由远至近的原则,对各分泵进行放气。放气作业由二人配合进行,一个人在驾驶室内连续踩动制动踏板,使踏板位置升高。此时在车下的另一个人拧松放气阀,使管路中的空气和制动液一同排出。当踏板位置降低时,立即拧紧放气阀。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塑料管内没有气泡排出为止。拧紧放气阀并装好防尘套。按上述方法依次对其他分泵进行放气。
排气步骤是,先将制动总泵储液室内注满制动液,取下分泵的放气阀上的胶套,将专用橡胶管的一端接在分泵的放气螺孔上,另一端插入盛有制动液的玻璃容器内(胶管的下端不要露出液面),连续踩制动踏板3~4次后,把它踩高,并保持此踏板力,使踏板停留在踩下的位置上,此时把分泵放气螺钉松1/3或1/2圈,带有气泡的制动液便经由接好的橡胶管流入玻璃容器中;这时制动踏板逐渐下降,等踏板不再下降时,拧紧分泵放气螺钉之后缓缓放开踏板。如果在分泵放气螺钉未拧紧前放开制动踏板,空气则会被重新吸入液压制动系统。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橡胶排气管不再流出含有气泡的制动液为止,取下胶管装回胶套。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添加制动液至规定高度,从分泵中放出的制动液最好不要再用、排气应从后往前进行。对装有加力装置的液力制动系统进行排气时,应在发动机怠速运转下进行。通常是先排加力器中的空气,然后再排分泵中的空气。对双管路制动系统,要分别在制动总泵的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进行排气。液压脚制动系统在装配调整后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液压系统的排气和制动液的选用。
(4)从制动储液罐液面高度变化判断制动装置的状况
正确的制动液面高度,对制动系统良好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液面高度必须处在最高与最低标识之间。由于制动摩擦片磨损后,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液面略有下降,这是正常现象。随着行驶里程增多,液面将逐渐降低,液面降低程度,也就是制动蹄片磨损状况的反映,如果短时间内,液面显著下降,那么制动系统有可能发生泄漏,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进行检修。使用中如制动装置发生故障,必须进行检查和修理,切不可带故障开车,因为制动装置的故障对行车安全影响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车毁人亡。如发现制动管路有渗漏,应找出原因予以排除;踩制动踏板有弹性感时,应对制动系统进行放气;若制动无力,应检查制动器间隙是否适当,制动液是否足够,需要时给予调整或补充;制动装置的螺栓、螺母如有松动,要及时紧固。
常见液压制动的汽车,如果制动器连续(间隔时间不长)使用,制动良好;如果相隔较长时间使用,则无制动或制动不良,需要连踩几脚才能制动,这种情形(连续使用与间隔使用不一样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制动总泵控制阀关闭不严所造成的,连续使用制动时,由于管道及分泵内的油液来不及大量流回总泵内,因此能够产生制动。当不制动时,由于总泵活塞复位弹簧和控制阀的封闭作用,使管道及分泵内残存着一些液压,以保证下一次制动时能迅速产生作用;如果控制阀封闭不严,则不制动时,管道和分泵内的制动液会流回总泵,因此管道和分泵中液量减少,压力降低,甚至可能有空气从分泵皮碗处渗人液路内,并因此发生制动力减弱的故障,故应对活塞复位弹簧、控制阀及阀座等进行详细检查,并应对制动蹄片间隙予以调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